17英里 发表于 2010-8-31 21:12:12

边吃边看 印度菜南亚风

本帖最后由 17英里 于 2010-8-31 22:17 编辑

边吃边看,印度菜,南亚情。透过一个地道的印度餐厅,可以感受浓浓的南亚居室风。


好吧,我承认我挺喜欢这样的街道“单行道,夹杂着绿荫,行人较少,偶有一辆汽车无声驰过,两边的店铺很低调而略带些异国情调”,不是很完美,但是很养眼很安静。


从远处看,只有Vedas五个字母。我们到达时间差不多快12点了,然而餐厅门正常是关着的,从外面根本看不出啥,要不是招牌上很低调的四个中文字,估计我们一定会把它忽略掉。
我从网上特意找了一个冬天的PP,没有绿荫的遮挡,可以清楚的看到整个小楼的外貌,几个窗户和玻璃都很美貌。


门非常之沉,大家都去过故宫吧,或者不少寺庙,这个门没有那么高,但一样是用一整根的木料制成的,厚实而隔绝。
对一个餐厅来说,够奢侈了。


17英里 发表于 2010-8-31 21:13:24

本帖最后由 17英里 于 2010-9-1 11:00 编辑

用力,真的是要用力推开这扇门,里面居然很黑,偌大的门厅里只开着一盏小绿台灯还有一抹射灯源,光线集中在很美的木雕花纹上,还有一个很精致的庇护小伞,很现成的好色彩,好构图。
结账处的店卡盘上还端坐一樽象鼻神。这可是印度的财神爷。

Ganesh 音譯是格涅西,格涅殺,甘內什,甘奈施,伽內什。
      象鼻神,也稱象鼻天或障礙神,梵名“毗那也迦”,其本性原為婆羅門之神,是一尊兇猛之惡鬼神,後來皈依佛法,引率九千八百大鬼軍,鎮壓三千世界,奉守三寶,成就一切善事,消滅災禍,後變為一尊授與富貴之有德善神。
象鼻天,有一面四臂、八臂、十臂、十二臂等身像,象頭人形,鼻長目廣,寂靜相,分持各種法器,足蜷右由左,舞立姿踏於鼠上。

在西藏的佛教密宗裡,Ganesh 被尊為“象鼻財神”。 在佛教的神話傳說中名字叫“大聖歡喜天”。

http://bbs.0513zs.com/images/default/attachimg.gif

17英里 发表于 2010-8-31 21:15:11

包的很规矩的餐具,带店标的餐盘,刀叉不是很新但是很干净。
餐巾很厚实,有些褪色但是色彩很显然属于异邦。

传统印度小馆子的侍者会问你要不要刀叉,因为传统印度美食是直接用手抓着进食,他们觉得,那样吃食物味道更好。
也正因为这一习惯,使得印菜菜大部分为糊状,这样便于用手抓饼或米饭拌着吃。

images/default/attachimg.gif
开胃薄饼,同样,很喜欢衬底餐巾这样浓郁的色彩。
饼是现烤的,还是热的,很薄但巨辣。

配饼的酱料,青的那个带薄荷味,红黑的那个增加咸香味,还有那个桃红的是腌制的小洋葱。
说实话,看到这些可爱的盛具就特别喜欢,17没事做就喜欢买杯子啊勺子玩,这个铜底的三连碗很有派头。

17英里 发表于 2010-8-31 21:38:45


印度传统烤鸡,出乎意料比较清淡,只散发着各类香草的味道,我想努力辨别,但是像我这样初次吃印度菜的菜鸟哪里搞的清楚。
好吧,就不斯文了,直接上手啃了。
话说17童鞋啃到一半,突然想起很多磨坊上的印度游记来,很多经典段落一一浮现,很多TX去印度都遭遇围观,在国内无所谓啊,但是千万记住,吃印度菜是不能用筷子和左手的,因为在印度人的观念里,右手是用来敬神的,是神圣的;而左手是用来方便的,是肮脏的。
呆呆的看了下我左右开弓的手,再看看旁边一本正经没有一丝笑容的印度黑侍者。。。没有退路了,只有装作很淡定的样子吮指回味了,
估计他们见怪不怪吧, 一斤汗。
{:5_120:}

来自网路资料:
      烧春鸡  这是一道很传统的印度菜,在正宗的印度餐馆都可以吃到这道菜。印度有一种叫做TANDOOR的烧烤炉,印度人用TANDOOR烤很多东西,像饼、鸡或者其他一些肉类食品,并习惯把烤的东西叫“烧”。烧春鸡是用咖喱等酱料提前6小时左右把鸡腌好,然后吊在TANDOOR里高温烘烤,天然的香料味道和颜色深深地渗入鸡肉,还没上桌,就已经浓香四溢了。
这是印式蔬菜沙拉,里面有洋葱丁、萝卜丁、还有黄瓜丁,这个调味料很怪,据说说里面除了香料外还加了酸奶,我楞是没有吃出来。

烤西兰花,样子够难看吧,靠,这可不是我拍的难看,实在是样子很丑,但是味道很正点,同样,混合不知名的香料气息。


这道chicken tikka masala和中国菜里的估老肉很像,嘿嘿,就是肉更结实有嚼劲。

17英里 发表于 2010-8-31 21:40:55



鼎鼎大名 大名鼎鼎的咖喱角

好的咖喱角酥皮韧性好易撕开﹑不破裂;
油炸后光滑、金黄色、不吸油,入口松化。

一刀劈下去,把烫手的咖哩角一拨开,咖哩香味散发在空气中,皮里面的馅料(马铃薯豌豆)很饱满,绝没有偷工减料!

17英里 发表于 2010-8-31 21:43:33

本帖最后由 17英里 于 2010-8-31 21:44 编辑


这样一杯印式奶茶,表现形式比较大众,用来喝港式奶茶差不多,用来喝印式奶茶,茶杯有点过分精致了,在我看来有其形未有其神。
在西藏旅行时,最爱就是甜茶馆,其实也是受印度文化影响下的风俗。但西藏的甜茶都是直接拿那种最实沉得老式暖水瓶灌装,藏民跑到哪里带到哪里,相比原始质朴的多。
在这个主要面向上海老外的餐馆,西式文明凸显,总有某种文明丢失。

从网上找到了这样一个帖子,对印度奶茶的描绘很到位,让人很有去南亚游历的冲动。


“Chai,Chai garam(茶,热茶)”你从梦中醒来,眼睛未及完全睁开,便叫住小弟,为自己要了一杯。茶装在土色的陶杯里,散发着奶香。你慢慢地喝完,环顾四周,此时的二等车厢里,几乎人手一杯茶,车窗外正闪过半池红莲一群圣牛。 柴米油盐酱醋茶,中国人的开门七件事,印度也有类似的,最大的不同大概在于他们把茶放在了第一位。大多数的印度人早餐要在十点以后才吃,早上起床可以不洗脸不漱口,一杯奶茶是一睁开眼就要的。至于上午茶、下午茶和晚茶等名堂众多的茶点时间,频繁准确地让人不带表都不会误事。所以一天二十四小时,乡村野店、繁华都市、火车上、公路边,到处都有送茶的人煮茶的摊。甚至在最简陋的旅社里,也有叫早服务,是早晨七到八点间,小弟的送茶敲门声。在印度,不管你是8岁还是80岁,只要管送茶就是小弟(Boy)。

    奶茶,印地语叫Chai,发音源自广东话的茶,按中国的茶分类,当属发酵型的红茶,与中国传统红茶不同的是加工时将茶叶切碎,饮用时加奶加糖。奶茶本身也有贵贱之分:贵的称为Masala Chai,新鲜水牛奶中加入豆蔻、茴香、肉桂、丁香和胡椒等多种香料,是王公贵族们大最爱;贱的就只有单纯的奶和茶,顶多加点生姜或豆蔻调调味,是贩夫走卒们每日不可少的饮料。虽说两者口味并无天壤之别,但所加香料品种和数量的多少,决定了每家人家茶的独特味道,喝得多了,第一口就能尝出是谁的手艺。
烟雨迷朦,恒河飞珠溅玉,你坐在茶棚里,看主人点燃枯枝。刚煮好的茶滚烫,给了你足够的热量和胆量,天色已暗,到野花山谷的住宿地还有三公里,此时的山路上只剩下你、一个苦行僧和这茶棚,还有这茶棚。喜马拉雅山中,这天你一共走了三十三公里,记忆中的里程碑是每两公里一杯的奶茶。 因着气候的不同,烧奶茶的方式有两种,南方讲究个“拉”,两个杯子间牛奶和酽茶倒来倒去,在空中拉出一道棕色弧线,以便茶乳交溶;北方则说的是“煮”,将牛奶倒入锅中,煮沸后加入红茶再小火煮数分钟,加糖过滤装杯。烧茶的工具也不同,拉茶多用一口满是沸腾牛奶的大锅,和一个装煮好酽茶的大铜壶,铜壶带龙头,常画上一只竖眼和三道扛,象征主神湿婆(Shiva),有时还装饰着新鲜的茉莉花串,煮茶则简单的多,一个煤油炉加一口小铝锅,哪里都能开张。拉茶常见于印度南部、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煮茶则遍布南亚和东南亚的大部分地区,西藏的甜茶也属此类。窗边的这个座位是你的最爱,能看见天边世界第三高峰的雪峰,脚下幸福山谷的翠绿茶园,和中间有着闪光屋顶及钟楼的大吉岭。头一天,餐馆主人品了你带来的武夷岩茶,今天换你来品他推荐的头摘红茶。在这个杜鹃长成大树,白云飘过街市的山城里,有什么消遣好过一壶茶?不管是中国茶、印度茶还是英国茶。茶原产于中国,沿着古代的丝绸之路传到印度。印度最早栽培茶树的地区是在西北部的阿萨姆,据说英国人就是从当地的部落那里学会喝茶的,由此看来,著名的英国下午茶也是印度奶茶的变种。当今世界最有名的茶产地当属大吉岭,尽管只有150多年的栽培史,其产量已占到印度总产量的25%。最好的头摘茶在国际市场上能卖到1公斤220美元,不过全世界每年销售的六万吨大吉岭茶中,真正出自大吉岭的只有一万两千吨。在南亚游荡了半年后,你回到上海,每天早上母亲都买好了不同的早点,可你总觉得确了点什么。一个声音在脑海里执拗地叫着:“Chai, Chai garam!”于是你叹了口气,打开冰箱拿出牛奶,开始为自己准备茶,一杯浓浓的印度奶茶。印度奶茶(Masala Chai)配方原料:鲜牛奶300毫升、红茶12克、焦糖适量、豆蔻一粒、肉桂一小片、丁香二粒、鲜奶油一匙。做法:焦糖放进奶锅,加少量的水煮至糖汁呈金黄色并冒出焦香味,到入鲜牛奶,不断搅拌,加红茶入锅煮沸后,加入香料,改用小火煮1分钟,然后放入奶油搅拌几下,再以小火煮约2分钟,过滤装杯。也可依照各人口味,添加少量的胡椒或巧克力酱。

17英里 发表于 2010-8-31 21:46:04

说实话,吃了那么多浓烈的开胃菜,再配合3-4杯清水不断调整味蕾,很饱,再来这么满满当当四菜一饼,确实感觉很丰盛。

17英里 发表于 2010-8-31 21:48:28


chicken curry 咖喱鸡
嫩,就一个字。味道嘛,反正就是不同的香料味,但是奇怪的很,味蕾很舒服、柔和,不是很辛辣的味道,原来我一直用的快速日式咖喱块,是完全不一样的口感。印度人做咖喱还是有一手的。


lamb rogan josh 印式洋葱汁羊肉
这道菜被某ID一直念念不忘,从回去的车上就开始喋喋不休的怀念。
确实,洋葱的味道已经被散去,和羊肉的味道很奇妙的融合在一起,没有膻味,肉质很嫩。


mix vegetables jalfrezi 特汁香烧蔬
对于讲究色香味俱全的中国人来说,印度菜的卖相会让你有点失望。这两个蔬菜糊看起来实在让人没有食欲,不过味道倒是很醇厚,也不是很咸,与印式烤饼很搭,想像一下吧,掰两块饼子,把盆盆碟碟里里的咖喱汁搜刮干净,看来印度菜绝对是解决温饱的干活。

images/default/attachimg.gif

最后那个装小桶里的是dal makhani,黑豆糊。

17英里 发表于 2010-8-31 21:50:56

本帖最后由 17英里 于 2010-8-31 21:52 编辑



主食 烤饼个人认为如果不加香料的话 和山东煎饼有一拼








http://bbs.0513zs.com/images/default/attachimg.gif


细苗白饭,这套盛具很正点,喜欢ing~

17英里 发表于 2010-8-31 21:53:47



印式芒果冰激凌。
出乎意料的满口芒果香,口感不是特别爽滑,反而有点沙沙的感觉。
如果可以有,我想要个双份的,好久没有吃到这么让我心动的甜点了。

17英里 发表于 2010-8-31 21:58:48

下面发几张我拍的局部室内图,还有几张网上关于这个印度餐厅的图片,能够让我们近距离的感受浓浓的南亚风情。

17英里 发表于 2010-8-31 21:59:43

17英里 发表于 2010-8-31 22:00:02

17英里 发表于 2010-8-31 22:00:20

本帖最后由 17英里 于 2010-8-31 22:11 编辑


酒吧,很随意吧,旁边有个吧台还有一个用来做隔断的酒架。
从这个角度看这张PP里没有拍出来。

17英里 发表于 2010-8-31 22:11:57

17英里 发表于 2010-8-31 22:12:16

17英里 发表于 2010-8-31 22:12:32

17英里 发表于 2010-8-31 22:13:15

17英里 发表于 2010-8-31 22:13:48

17英里 发表于 2010-8-31 22:14:13

17英里 发表于 2010-8-31 22:15:08

17英里 发表于 2010-8-31 22:15:46

舒子 发表于 2010-9-1 10:59:19

沙发,真饱眼福啊

南大街1 发表于 2010-9-1 11:36:35

印度菜好吃吗?。。。

宁静的夜海 发表于 2010-9-1 11:38:17

板凳也被抢了。只能坐地上了{:8_179:}

笨笨牛 发表于 2010-9-1 13:16:36

呆呆的看了下我左右开弓的手,再看看旁边一本正经没有一丝笑容的印度黑侍者。。。没有退路了,只有装作很淡定的样子吮指回味了,

{:6_131:}

tgg 发表于 2010-9-1 15:41:07

很小資

tllszj 发表于 2010-9-2 08:48:43

好喜欢,好饱眼福哦!!支持……

aperfect97a 发表于 2010-9-3 11:39:40

浓烈奔放,风格与他们的服饰打扮一致~
如果天天吃印度菜的话,也许体味和体毛都会加重的
:P

aperfect97a 发表于 2010-9-3 11:41:29

本帖最后由 aperfect97a 于 2010-9-3 11:43 编辑

Vedas是不是印度语?
查到,是吠陀的意思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边吃边看 印度菜南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