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静的夜海 发表于 2013-9-8 21:03:28

#父母成长学堂#教你几招应对小朋友的成长过程中的问题


针对在养育孩子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通过交流找到可以解决问题的方式,当中没有唯一的答案。其实也是学会与人沟通的方式。
(一)我要……(但又不能实现的)
1.我要吃糖
2.我要看电视
3.我要买玩具
    当晚有11位家长,两位男家长的直接拒绝,SAY NO。女家长倒是有各种理由,包括我在内。会讲一堆吃糖,看电视的坏处等。老师反问,那买玩具有啥坏处呢。家长们开始窃笑,找不到理由。直接的拒绝当然有用,但每次都被人拒绝,孩子内心会很受打击。老师举了个例子,有位家长是小店老板,每天都会碰上各种孩子想要买玩具,大人又拒绝的。一个大人说,回家找你爸妈买去;第二个说没钱,可以想像孩子肯定是连拖带拽地离开小店。直接第三个,一个妈妈带了孩子路过,孩子要买,妈妈淡定自如问:请你给我一个要买它的理由?这问题够绝的,孩子说“让我想想”然后妈妈从容地牵着孩子走了,说“那等你想好了再买吧”你说现在的家长没点智慧怎么可以对孩子应付自如呢,孩子是逼着你长智慧的动力。当然了,老师也有其它的答案比如:我们不是约定好了吗?我们说好的?更幽默的只需要四个了“你知道的,你明白的”呵,这几招回来还真试了,效果不错。

(二)与人交流出现的问题
1.妈妈,他抢了我的玩具
2.妈妈,他打我
3.妈妈,他不跟我玩
    说起这几个问题,几乎每天都会碰上,但原来回答如此熟练却带来不少问题。有一家长,只用了一个字回应“噢”。至于我呢,1我会说服她给其它人玩,或者交换;2问为什么?3打其它小朋友玩去。老师觉得我的回应相当的糟糕,尤其是第二。最好的问题是“噢”,为什么?因为这字代表你已经知道孩子发生的事情,我明白了,孩子就是知会你一声,剩下的问题就是孩子自己解决。关于第二个问题,有位做了十几幼教的家长,给出了另一个回答,“你们可以换一种玩法。”确实,孩子的打架有多少回真当回事,过后就好了,也就是一种玩的方式。看来做为两孩子的妈,不是说有经验就可以应付,而这所谓经验又是糟糕的。

(三)幼儿园的问题
1.我不喜欢我们的老师
2.妈妈,我们老师偏心
3.妈妈,我们的老师很凶
4.我不想上幼儿园
    这几个问题在我看来,都是孩子向你表达一种情绪,让你明白他的想法,真没必要刨根问底。小睿也问过以上几个问题(除2),我通常都是“哦”回应,然后等她往下讲,每次她都会讲学校发生了啥,让她觉得不喜欢老师之类的问题,等第二天学校回来再问就又喜欢了。孩子他爸处理第4个问题,现在想想也很强。当小睿有几次叫着说不想上幼儿园,他爸会以共情,然后大喊“我不想上班”。让孩子知道原来大人也有不想上班的时候,他们处境是一样的,父女俩对喊了几次,情绪发泄了,学还是得继续上,当然班也得上。呵。

    关于问题2,这问题我至今没有可以回应的,小睿不会用“偏心”一词,但说得更的直接“你就是喜欢弟弟,不喜欢我”这是这一年来听得最为伤心和刺痛的话,但每次都无言于对。以至于老师问我要答案时,当着一帮陌生家长的面,声音哽咽。是的,作为家长情绪必须淡定,别比孩子还伤心。这是我需要控制和学习的。当然你告诉孩子你对他们的爱是一样的,但行为呢?孩子是看在眼里的,换个方式看看。是的,我在找,在找一种觉得好的方式。

有开始的课堂,却没有结束的意愿,这是父母学堂的可爱之。一说起孩子的教养,家长们可以通宵达旦,我当然不行,外面还有等我的小人儿。小睿也让我运用了一把,她半眯着眼说,妈妈,我今晚不想刷牙。若是平时,我会讲一堆不刷牙的坏处。今晚就学以致用,“你考虑清楚了吗?明天提前五分钟起床刷,拉勾”。果然,第二天,她第一个起来,刷了一个有始以来最长久的牙。看来,孩子是最讲信用的人。

现在需要学习的不是孩子,而是我们……

每月一书《慢养》

来自宝宝树育儿社区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父母成长学堂#教你几招应对小朋友的成长过程中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