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帆 发表于 2014-12-2 20:10:20

静守淡然 发表于 2014-12-2 11:51
接着应该是水电工上场了,
可是由于原手机的突然损坏,有些记录随着消散了,
这个过程中有纠结,有痛苦, ...

8个工人齐上阵不是好事啊,家装施工中这是极大的忌讳,
人多手杂,手艺差的人会拖后腿,千万别再点赞了。

上回在恒春地暖的一个工地,看见师傅一个人在做,就问为啥不多来几个人,
师傅说两个人做两个样,一个人做着踏实,
当时听了这话好暖心啊。

静守淡然 发表于 2014-12-2 20:12:19

网帆 发表于 2014-12-2 20:10
8个工人齐上阵不是好事啊,家装施工中这是极大的忌讳,
人多手杂,手艺差的人会拖后腿,千万别再点赞了 ...

删了:L

网帆 发表于 2014-12-2 20:18:38

静守淡然 发表于 2014-12-2 20:12
删了

写了就写了嘛,别改了,以后别赞就是了。
如果改试卷内容能像改帖子那样就好了,做学霸的感觉很棒的。

网帆 发表于 2014-12-2 20:22:12

静守淡然 发表于 2014-12-2 12:23
附上图片

这些是楼主把施工照发到群里之后,大家群策群力给出的主意,施工方给改了。

楼主同学,就是施工方的大boss,在这方面还是很给力的,要赞一下。
相比上回我发帖的那个小石桥的工地,那家施工方就完全不同,拿鞭子抽也不走。

网帆 发表于 2014-12-2 20:52:28

静守淡然 发表于 2014-12-2 18:29
这里所写的中央空调,地暖和新风系统其实是装修前并没有考虑的问题。

在我的感觉里,中央空调价位高,又 ...

亮亮老师用备课的风格来写日记,果真是条理清晰,
看完这段真想报名去听老师上一堂课。
楼主,收么?

静守淡然 发表于 2014-12-2 20:55:13

网帆 发表于 2014-12-2 20:52
亮亮老师用备课的风格来写日记,果真是条理清晰,
看完这段真想报名去听老师上一堂课。
楼主,收么?

随时欢迎网大的指导,这些都是向您学来的!
你的帖子都是图文并茂的,即使向我这样菜鸟级的装修者也完全看得明白。

静守淡然 发表于 2014-12-2 22:03:26

本帖最后由 静守淡然 于 2014-12-2 22:05 编辑

购买的松下产品图片先上。

阿尔泰 发表于 2014-12-2 22:25:32

网帆 发表于 2014-12-2 20:22
这些是楼主把施工照发到群里之后,大家群策群力给出的主意,施工方给改了。

楼主同学,就是施工方的大 ...

楼主同学,意思是“楼主的同学”吗?
施工方有了问题能改正,算是不错了。

网帆 发表于 2014-12-2 22:30:11

阿尔泰 发表于 2014-12-2 22:25
楼主同学,意思是“楼主的同学”吗?
施工方有了问题能改正,算是不错了。

是的,楼主是找她的同学来设计施工的,她同学是一家很大的装修公司的老板。

静守淡然 发表于 2014-12-2 22:41:37

一直听说:三分空调七分安装,包括我在购买时已经千叮万嘱小王,让他派好工人来。
可是作为外行,我也只能说说而已,希望安装到位。
为了不再出现前期的返工状态,我还是采取了先学习,后监工的态度。
学习的地点已经很了然了,当然是本网站了{:1_1:} ,有图有真相。
特地在手机上编了短信,摘录了其中的关键点,发给我们家的总监制周叔叔,也让他一起学习;P 。

下文全部照抄网大的发文,没有版权问题吧?
声明:我已注明出处(【施工讲座】中央空调安装中的几个小细节 )哦。
细节一:按规定间距设置冷媒管固定点(铜管固定点的间距不得大于一米五);
细节二: 排水管排气口不得朝上(防止灰尘进入排水管);
细节三: 冷凝水管不得直接对流(仅拐个小弯就可合流);
细节四:关于分歧器的位置设置(两个分歧器之间至少1米);
细节五: 下出风出风口与回风口的间距要求(大于0.8米);
细节六:铜管保温(室内铜管不裸露);
细节七: 风口的保护(室内机保护风口,防止灰尘进入)。

带着这个宝典,我巡视工地时,胸有成竹,像模像样的问了几个问题,
工人们也很惊讶,觉得居然我连这个安装问题也懂,其实挺汗颜的,
教材是一回事,现场我看得还是有点晕的,有些对不上号。
立马拍了几张照片请教网大,哈哈,现学现卖的。

找找图片,发现当时还是拍少了,有的是先拍的,有的后拍的,
也不记得当时是否已经安装结束了,不及时整理日记的恶果呀。:(
只记得当时去看,室内机已经安装好了,而且风口很严实的做了保护,这个细节做得还是不错的。
设置冷媒管的固定点似乎稍微少了点,后来打电话让再送些过来,应该是补上了,学习还是有用的!
其他问题也不大,主要是不记得了:L 。
下面整理几张图片吧。

静守淡然 发表于 2014-12-2 22:59:10

本帖最后由 静守淡然 于 2014-12-2 23:00 编辑

其实中央空调室内机位置的摆放非常重要,这个问题也很纠结。
主要是客厅内机的摆放,带着小王设计师走了几户人家,他都觉得不太合适。
摆在主客厅位置使客厅吊顶不方正,影响美观,
摆放在客餐厅中间,但是有个横梁。
后来选择的是下出风的方式,效果如何只有等使用了才知道。

其他几个位置还可以,餐厅位置正好保证吊顶的方正。
主卧在更衣室上方,次卧和书房均在进门口。

以下图片不能保证是最后装好的模样,只是给自己留点印象了。{:1_1:}

静守淡然 发表于 2014-12-2 23:10:35

网帆 发表于 2014-12-2 22:30
是的,楼主是找她的同学来设计施工的,她同学是一家很大的装修公司的老板。

只不过我同学的装修公司主要做的是样板房和工装(精装修房),所以还是有所不同的。
关键他公司不在本地,不是很方便。:(
为此是建立了微信群,便于沟通。
但是在购置东东上确实省了不少票票,{:1_1:}
这也在另一方面造成了后期眼界越来越高,结果大大超支了。:(

静守淡然 发表于 2014-12-2 23:35:07

本帖最后由 静守淡然 于 2014-12-2 23:37 编辑

如何安装新风系统?这我就没仔细查看了。
查了点资料:1.进行主机的安装,主机摆放在厨房,
                     固定要牢固,以免运转噪音大,下部吊顶使用活动顶或留有检修口。
                     2.管路的安装 管路安装,管路安装使用的是PVC管道,其使用寿命与建筑相同,
                     管路每150cm一根吊卡,管路要求横平竖直,每个接头处抹PVC胶水,要保证管道连接的可靠性。
                     管路中有软管的区域,每70cm一根吊卡,吊卡螺栓采用长螺栓。
                  

和中央空调同步安装,只是感觉装好了之后,抬头看看家里全是管子,
大大小小,形形色色,那个乱呀,晕呢。
当然虽然管路虽然比较复杂,但是装修完毕后这些管路都是隐藏在吊顶里的。

大家还会关心的是新风系统的使用费用,应该说它是低耗,环保型的,
根据介绍:即使全年使用,每天也就5毛钱吧(大约1度电)。
具体使用后才知哦,不能误导大家。

静守淡然 发表于 2014-12-2 23:40:18

我放的照片怎么都这么大的?真难看呀。
请教网大如何改进图片?
今天又熬夜了:(,不写了,待续哦。

阿尔泰 发表于 2014-12-3 20:00:22

静守淡然 发表于 2014-12-2 23:35
如何安装新风系统?这我就没仔细查看了。
查了点资料:1.进行主机的安装,主机摆放在厨房,
             ...

如果使用费用那么低,真是很有诱惑力。
如果不开窗户就有清新空气,可以减少因开窗到终点室内灰尘。

静守淡然 发表于 2014-12-3 21:50:52

接着家里开始做的是木工的活了,其实我们家木工的活不多,主要就是吊顶和背景墙面。
其余的厨房橱柜、衣橱、书柜、鞋柜、阳台储物柜、家具全是定制的了,这就是后期大超支的主要原因了。:(

由于我的不看不管,里面还是出了些差错,都是事后才发现的。:L
其实即使我看在那里也是不懂的,看着图纸发晕,对不上号。
出的问题是做了些不该做的地方:1.阳台设计师并没有画吊顶,自作主张的吊了;
                                                   2.背景墙无需石膏板打底,费时费料了;
                                                   3.餐厅吊顶有些问题。
但是几个小伙子做事认真,细致,为人的态度很好,
督导叔叔是一直给予很高的评价,起码他在这个过程的陪伴是舒心的,感觉不错。
所以针对所出的问题,只在最后结账时小许扣了500元的工钱了事。

找了找也没什么图可以展示,简单的看看木工手艺,水准不知啦。

网帆 发表于 2014-12-3 22:28:18

静守淡然 发表于 2014-12-2 23:40
我放的照片怎么都这么大的?真难看呀。
请教网大如何改进图片?
今天又熬夜了,不写了,待续哦。

你编辑的图片大小正合适啊,不用再改小了。

网帆 发表于 2014-12-3 22:38:46

阿尔泰 发表于 2014-12-3 20:00
如果使用费用那么低,真是很有诱惑力。
如果不开窗户就有清新空气,可以减少因开窗到终点室内灰尘。

新风运行时的功率确实是很低的,尤其是在当下这个空气环境,用的很值。
准备天不好的时候就到楼主家去蹭空气。

静守淡然 发表于 2014-12-3 23:00:07

寒冷的冬季(尤其今天开始了第一场雪),在家享受地暖带来的舒适感(装修速度慢了,只有等明年享受了),
温暖舒适的感觉从脚底穿透身体的每个角落,幸福自然悠然而生。{:1_1:}

我购置的是水地暖:以温度不高于60℃的热水为热媒,
在埋置于地面以下填充层中的加热管内循环流动,加热整个地板,
通过地面以辐射和对流的热传递方式向室内供热的一种供暖方式;

采暖炉购置的是博世BOSCH,内分采暖热水和生活热水两个独立的体系,
一个体系供应地暖循环用水,另一个体系供应洗澡、洗菜等热水,两者不发生混合。
同时为了整个屋内的热水随开随有,加了一个林内的热水循环系统,
也就是说,家里用了这个设备后,就不再需要另外买热水器和小厨宝了。
当然使用之前效果不知,所以保稳起见,每个水池下还是留了插头,如有需要后期仍可以安装小厨宝。

同样作为一种系统工程,地暖的安装也有“三分产品、七分安装”之说。
网大在帖子上发的第一个注意事项就是关于施工顺序的。
水电完工后先让木工进场,然后再做地暖,然后铺砖,接下来乳胶漆,
这个顺序倒确实是我家采取的过程,这样相对而言地暖管子安全多了。
同学家就出现过木工钉子戳坏管子的先例。

继续学习了网大的文章,记录注意事项后静待工人来安装。
可惜很不巧的是做地暖的时候出差在外,完全无法将学到的知识拿来卖弄。:L
只好将知识点发给了督导叔叔和同学,让他们好好把关。
(由于手机换了,中间的知识点记录跟着丢了,内容想不全了)。
1.是地暖管的间距合理平均;
2.与分水器连接的地面部分管道必须加保温套管;
3. 墙角要贴保温条,它的作用是阻止地暖的热能散失到墙体中。
(这点工人们果然认为不重要,未曾购买,在我的坚持下,
该项内容的负责人小王第二天亲自购买了,从苏州赶过来全部贴好,不容易。)

该项工作的图片来自网大的亲自拍摄,图片拍摄水平高而且非常全面。
对我家的地暖整体感觉铺设水平中等,这个评价我已经很满足了;P 。
主要提的是次卫铺设少了,估计不够暖和。
附图了!

静守淡然 发表于 2014-12-3 23:01:38

网帆 发表于 2014-12-3 22:38
新风运行时的功率确实是很低的,尤其是在当下这个空气环境,用的很值。
准备天不好的时候就到楼主家去 ...

欢迎欢迎网大,常备光明招待!:P

网帆 发表于 2014-12-3 23:06:30

静守淡然 发表于 2014-12-3 23:01
欢迎欢迎网大,常备光明招待!

28号有场样板房参观,
12月28日参观样板房(华强城)[南通]
http://bbs.0513z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3640
(出处: 0513装饰网)

主人夫妇是个热心人,家里弄的也不丑,也开了地暖,希望亮亮老师抽空去瞅瞅啊。

网帆 发表于 2014-12-3 23:55:20

静守淡然 发表于 2014-12-3 23:00
寒冷的冬季(尤其今天开始了第一场雪),在家享受地暖带来的舒适感(装修速度慢了,只有等明年享受了),
...

楼主你要是不写这一段我还真忘记那天来看地暖发现了哪些毛病呢,
看来写日记的好处之一就是个日历本,提醒哪些天做过那些事。

就拍摄水电照片,地暖照片这个事吧,我还是很专业的,
照片清晰,拍摄顺序合理,细节周全,
没办法,多年练出来的本事了。

静守淡然 发表于 2014-12-4 10:36:16

本帖最后由 静守淡然 于 2014-12-4 10:37 编辑

网帆 发表于 2014-12-3 23:06
28号有场样板房参观,
12月28日参观样板房(华强城)[南通]
http://bbs.0513zs.com/forum.php?mod=view ...

点了参观链接,看完之后的感受:
只看照片就觉得超乎想象的美,参观这样的房子心里绝对的羡慕嫉妒呀!
看了日记,发现男主人的功劳大大的,光这点又值得羡慕三分!(我家的那位从购房到现在去的次数为个位。:( )
如此和谐的搭配,设计师的眼光;
如此干净整洁雅致,女主人的勤劳;
做功细腻,浑然一体,自然是独立施工队的集体成果;
全程无错失,无需后期补救和整改,不给装修留遗憾,归功于网大的全程监理!
其实最最羡慕的是这么美的拍摄效果;P ,
因为其他的只能羡慕而实现不了了,这个还有希望可以有{:1_1:}

静守淡然 发表于 2014-12-4 11:52:42

硬装的工程过半,其实中间还购置了一些东东了,
由于同学得力,所谓的购置过程十分简单。
设计师一起陪着到装修市场转了一圈,
给喜欢的卫浴洁具拍了图片,
确定了煤气灶油烟机消毒柜的型号,
对橱柜门板台面定了颜色和模样,
选好了筒灯的样子和颜色。
我确实就做了这些事?确实比较舒服:P
然后就由设计师整理购物清单,Y同学完成了砍价下单工作
我最怕做的就是购物还价:L ,Y总最擅长的就是这个,自然好好让他发挥了。

卫浴洁具:选的是科勒。
家中的第一套房子选的是美标(感觉这么多年用下来还是不错的),
第二套房子就马桶选的科勒,确实没有出任何质量问题,一直感觉以后购房继续用科勒。
所以没有看其他任何品牌就直奔科勒了。
比较节约的是:马桶的连体和分体的价格相差太大,考虑银子问题,选择的是五级旋风分体,自我安慰:低调简约型。
脸盆选了一圆一方,当然也搭上相应的脸盆笼头;淋浴花洒;
比较奢侈的是:浴缸(科勒K-731T-GR&K-8598-CP 雅黛乔1.7米铸铁浴缸/扶手)
               看中了它的大尺寸设计,人性化设计,提供舒适的腰背和手臂承托,配有扶手,提供舒适沐浴享受。
    更奢侈的是:科勒C3智能座便器盖板,这是L同学除了地暖之外的第二推荐产品,
                         他举例说明:女儿上卫生间只认定主卫这个带智能盖板的,说明必不可少。
                         好吧,干净、舒适、方便、安全,加上艺术化的设计风格,让卫浴空间更和谐,让舒适愈创愈新吧。

煤气灶油烟机消毒柜:选的是方太。
原来家里用的是老板,这次看了西门子和方太。
从购买的价格角度考虑最终决定的是方太。
型号选择沿用了另一个朋友的,没有什么纠结的了。
价格同学谈得很给力,据说是最优惠的了。
效果怎样,要等使用了才知道了。

附上图片:只有浴缸是装好了,有图,其他还都没拆封呢,安静地躺在家里。
                  实木橱柜,确定的面板颜色和形状。



网帆 发表于 2014-12-4 15:11:44

静守淡然 发表于 2014-12-4 11:52
硬装的工程过半,其实中间还购置了一些东东了,
由于同学得力,所谓的购置过程十分简单。
设计师一起陪着 ...

那你可以去@布布熊 同学家参观的时候看到这个智能盖板了,
他家用的是科勒的一个高配,不用等到使用,看上去就很享受了。

网帆 发表于 2014-12-4 15:13:28

静守淡然 发表于 2014-12-4 11:52
硬装的工程过半,其实中间还购置了一些东东了,
由于同学得力,所谓的购置过程十分简单。
设计师一起陪着 ...

这个铸铁浴缸安装的时候,一定是动用几名壮汉,
因为那分量,是亚克力浴缸的好多好多倍。

静守淡然 发表于 2014-12-5 17:41:13

接下来是瓦工上场了,当然地暖之前已经做了一些,主要是地面找平,
现在地暖之后是地面回填找平,修补墙面。

这里又免不了出了点状况。
第一批的瓦工是三个人,做工质量对于外行的我而言是无法判断,
不过说起来倒是一套一套的,比较能吹。
但是做了几道工序,就发现他为人处事有问题,
面对我家的督导叔叔是吹毛求疵,指手画脚,态度很差,(可能因为他认为叔叔是我派的监工?)
面对我是比较客气,能说会道,(对主家他要考虑增加我们的信心?)
面对我家的项目经理小许是热情周到(是因为提供他们做活的机会?)
这种情况在我发现之后就感觉极不舒服了,且无法信任他的工作质量了。
恰好他自己身体也出了点问题,名正言顺地在最后贴砖的环节上换人。

由于买的是诺贝尔瓷砖,价位比较高,Y总自然也格外重视一点,所以派出了他的爱将—江师傅完成这个任务。
在他的南京工地任务完成之后,由小许将江师傅送到了我家的工地上。
这次的换人证明是明智之取,我家的瓷砖贴的效果是目前来看过的人都赞不绝口的。{:1_1:}

静守淡然 发表于 2014-12-5 20:02:35

本帖最后由 静守淡然 于 2014-12-5 20:37 编辑

江师傅一来倒是看出前面瓦工出的不少问题:
墙面补得不行,所以他的前两天就做了这项整改;
地面找平做得差(这个连我也感觉到了,地面疙疙瘩瘩的实在不平整),
后期他重新打了水平线,加了1cm的高度再次找平。
当然主要工作和成果就是贴瓷砖了。

首先聊聊瓷砖的购置。
最初的设想是通体砖,Y总推荐产品,可以以很优惠的价格拿下。
而且他辛辛苦苦将几块大大的拼色样品板从苏州运过来给我挑颜色,
基本确定下来之后,原以为就没事了。
朋友小T家同步装修中,他家的选择的瓷砖自然就先贴了,也给了我一个参观的机会。
只是看后觉得通体砖整体颜色偏暗,与我想象中的、看到过的小样片还是不一样。
上网又搜索了关于瓷砖的介绍:
通体砖属于耐磨砖,又叫无釉砖,正面和反面的材质和色泽一致。
          优点有:淳朴自然、古色古香的装饰效果,加上其粗糙表面形成柔和的照射光,让人感觉很舒适,
                     价格实惠,具有良好的耐磨性以及防滑性。
         缺点有:花纹样式还是比较单一,难以满足特别追求个性化的消费者。
                     容易脏,而且清洁起来麻烦。
                     最后一道工序排污剂处理不好,那么时间一长通体砖的砖体就会变得特别不美观。
考虑再三,主要对于我这个懒人而言,容易脏,难清理就把我吓怕了,所以就不考虑这种砖了。

接着Y总就陪着上建材市场,介绍不同类型的砖,让我选择。
前后一共走了三趟,最后还是考虑到美观,质量的问题,选择了诺贝尔。
当然这个选择是符合我们中年人的眼光,全部用的大砖。
而年轻人们选择的小花砖的多,也确实好看,只有羡慕的份了。
其实选的时候没有太多考虑价格的问题,
因为当时自己还没怎么花钱,觉得瓷砖自然要选好点的,
当总价算出来之后才发现居然是预算的双倍。
心里还没当回事,其实这就是总价后面完全控制不住的起步啦。

看看单片的砖(拍得不好,看不出效果)。
厨房和次卫:颜色淡雅,浅咖的底色有点小碎花纹,是诺贝尔中比较经典的款式。
阳台:简洁雅致。选的特价砖,只是贴完了之后发现比单片好看多了,很大方耐看。
主卫:精挑细选的花色,价位最贵,感觉有点现代简约中“低调华丽感”的风格,
          贴完之后有点眼花缭乱之感,不知装上洁具和洗脸柜后是否能感觉好点。
所以挑选瓷砖还是不太有眼光,毕竟单片和整墙感觉完全不一样。

静守淡然 发表于 2014-12-5 22:04:02

本帖最后由 静守淡然 于 2014-12-5 22:10 编辑

回顾自己的装修历程,发现自己还是很懒的,在江师傅贴瓷砖的整个过程中,也没有去几趟。:L
就送过几次点心,拍了些零碎的照片,学了点小知识。
所以这段只能对着网大列出的一些注意事项,看图说话了。

1.瓷砖卡子:用于调节瓷砖留缝大小的塑料制品,使瓷砖贴的规整漂亮,使瓷砖之间的缝隙一致,均匀。
                  瓷砖留缝,不但是为了处理规格不整的问题,而最主要的是给热胀冷缩预留位置。
看图一:江师傅先在地面上把瓷砖铺开,卡上瓷砖小卡子,
            尤其主卫还有点花纹的对应关系,他都细致找出拼接好。

2.厨卫瓷砖铺贴必须墙砖压在地砖上:否则留有的缝隙不仅难看,而且将来打扫卫生肯定麻烦。
            正规的贴砖步骤是先贴墙砖,空最下面一行不贴→地面防水→贴地砖→将墙砖最下面一行补起来,补的砖压在地砖上。
看图二:完全合乎规范。

3.贴瓷砖墙面中间列不允许出现非整砖:美观起见,墙面只是在边角位置出现非整砖。

4.瓷砖美缝: 美缝现在很流行的,据说是防黑防霉的,防水防污的,而且也可以起到一点的装饰作用。
                     确实从观感上来看,美缝就相当于画图之后把轮廓勾勒出来,效果确实不同。
                     江师傅专门自己调制了几种颜色的美缝效果,然后在瓷砖上涂上,做个对比,
                  并让我拍下照片,直接由设计师来选择。
                  当然最后设计师还是选择了白色,效果美美的,可以缓解卫生间的花俏感。

5.保护劳动成果:完工后,江师傅做好了防护措施。

应该补充上一句,贴砖工作由同一个人完成,虽然进程比较慢,但是效果确实好。
就如Y总和工程的负责人韩师傅自信的说:在吴中能贴砖手艺超过江师傅的,应该不容易,可以下挑战书。;P
确实目前来看过我家的朋友们,一致对这个瓷砖工程给予高度评价。
允许小小得意一下。

罗马利奥瓷砖 发表于 2014-12-5 22:59:25

贴得不错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2014大艺树杯日记大赛】+亮屋小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