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改造】爆改北京地下室
北漂的人一定对北京的地下室印象深刻,小编曾经陪朋友在北京租房,其中就看过地下室的。由于空气不流通,一走进入地下室,一股异味扑面而来。至此,便觉得北漂一族不是所有人都能承受得起。
不过......有了万能的设计师,一切就都变了!!
改造前:
北京朝阳区望京花家地北里302号,地面以上的防空地下室入口
地下室入口
居民楼下的防空地下室被分隔为客房并出租
约40人共用两个厕所和一个收费淋浴间
设计师周子书的“地下室”改造项目进行中,试图重新赋予北京地下室的意义。
本帖最后由 第五妍 于 2014-9-18 15:16 编辑
改造前准备:
三十岁的地下室房东青不只同意租给周子书一个房间做项目,
还把之前自己用来娱乐的游戏室租给周子书来做实验。
本帖最后由 第五妍 于 2014-9-18 15:40 编辑
【改造案例一:技能交换地下室】
在保留了地下室原始美感的基础上,
周子书用最简单的材料和适当的空间尺度,塑造了一个“异托邦”的空间。
一方面,那些地下室的年轻人希望赚了钱以后能回家乡盖一间属于自己的房子;
另一方面,他们又希望保留目前地下室残酷的现实,这可以提醒并激励自己更加努力改变现状。
周子书团队用涂料刷了一个“白屋子容器”。
技能交换地下室聚会
这个技能交换程序的装置,基于“关系美学”,周子书用彩色的晾衣绳、衣服挂钩(地下室的特殊符号),
中国地图以及中国人潜意识里的“老乡”观念,在地上和地下的人们之间建构一个潜在的交互模型。
所有的参与者都不自觉的成为了这件艺术装置的作者。更重要的是,整个装置呈现出的是地上和地下人们之间的互信关系,是重建社会资本的可视化过程。
来自地下室居民的参与者在右墙的地图中自己家乡的位置上粘上了一个代表他自己的衣服挂钩,并从“绳墙”中抽取一根晾衣绳的一端,把它系在了自己的钩子上。
同时把自己已经填好的技能交换信息卡挂在了自己的衣服钩子上。
周子书团队的志愿者将会把卡片上的信息上传到技能交换的微信平台上。
如果有人发现自己的老乡需要帮助并希望进行技能交换,他将通过微信和地下室项目团队联系。
在微信平台上约好时间后,双方就可以来到技能交换地下室进行面对面的技能交换。
通过最后的交换,来自地面上的人把对方的晾衣绳的另一头系到了自己在左墙上代表自己的钩子上。
【改造案例二:地下白领公寓】
为了改变对地下室的感知,周子书团队开始着手对地下室环境的一系列改造
地下居民晚上下班回来看到是温馨的暖色
、
当他们早上出门时看到的是象征希望的蓝色
与此同时,设计师也尝试用不同的楼层编号来把整个地下室变成横向的“摩天楼”,这有助于在地下室建立方位感,并为未来设定了一个叙事性环境。
通过楼层编号系统,来访者可以更方便地在楼道交错复杂的地下室里找到要去的房间。
地下室里的年轻居住者也很喜欢这种有活力的环境。
同时,周子书团队也依据现有地下室空间设计了通风系统和强弱电系统,
以作为未来地下室开发使用的参考。 【改造案例三:地下电影院】
“由于居民只是临时居住,所以当有些人搬出去以后,我们必须有新的房间使用模式,并能盈利,
否则房东又会把房间租给别人去住,那我们将永远无法去改变地下室的现状。”
周子书和揉脸团合作在地下室里举行了一次私人电影院派对的尝试,共吸引了十五人的参与,两小时收入三百元人民币,
虽然钱不多,但考虑到地下室一个大房间的月租金是七百人民币的话,这对房东来说是一个潜在的很好的新的地下室运营的商业模式。
【改造案例四:地下工作室】
为了测试最终想法——“地下都市工作坊”,
周子书团队将“白屋子容器”进行了进一步的“润色”,设计了专为可临时租赁的地下工作室原型。
因为这是防空地下室的空间,那里平时不能堆很多家居,所以周子书团队用“折叠系统”设计了木质的多功能工作空间。
并且延续了之前的“白屋子容器”符号,创造了一个新的“木屋子容器”,使之有着动态的功能和良好的适用性。
“木屋子容器”制作过程
“木屋子容器”地下工作室
地下工作室空间吸引来当地社区的一个学术讲座 第五妍 发表于 2014-09-18 15:59:20
【改造案例四:地下工作室】<br/><br/>为了测试最终想法——“地下都市工作坊”,<br/>周子书团队将“白屋子容器”进行了进一步的“润色”,设计了专为可临时租赁的地下工作室原型。<br/><at...
中国太缺这样大胆又用心的设计师了。
PS:这么一改造,房租上涨了吧。 很有意思的改造,惨不忍睹和美好的惊喜原来只差一步之遥 艰巨的过程和美好的结果。
设计使生活更美好! 不知道这样的地下室有没有暖气。 网帆 发表于 2014-9-18 19:05
中国太缺这样大胆又用心的设计师了。
PS:这么一改造,房租上涨了吧。
我也觉得 房租肯定贵了许多 ;P 阿幽微 发表于 2014-9-19 10:38
很有意思的改造,惨不忍睹和美好的惊喜原来只差一步之遥
只要肯动手 动脑去改造 将会发现更美好的人间哈哈:P 17英里 发表于 2014-9-19 14:33
艰巨的过程和美好的结果。
设计使生活更美好!
看到这样的成果 他们肯定觉得努力都值啦 网帆 发表于 2014-9-19 14:46
不知道这样的地下室有没有暖气。
北京的地下室好像都没有暖气的但是这个改造后的不知道要不要装暖气 创新就有出路。 第五妍 发表于 2014-09-20 08:39:59
北京的地下室好像都没有暖气的但是这个改造后的不知道要不要装暖气
好像是不对滴,有暖气的居多啊! hjrj801 发表于 2015-7-21 13:52
好像是不对滴,有暖气的居多啊!
是嘛,我不懂诶, 你在北京生活过,应该懂:lol 翻出来看看,忒有创意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