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藻泥内幕
近期,因为某权威媒体的报道,使消费者本不太熟悉的硅藻泥迅速升温,同时也在业界引起了极大反响。那些硅藻泥商家的负责人,还有那些自称为硅藻泥砖家的教授在电视里夸夸其谈,却根本说不到实质问题,一直回避硅藻泥的核心问题(即硅藻泥中硅藻细胞壳的含量,如何检验硅藻泥真假的方法等),却借媒体之口肆意歪曲硅藻泥,说什么“硅藻泥只能吸收不能分解,只有添加了光触媒的硅藻泥才能分解甲醛。”给消费者造成了一种只有添加化学添加剂光触媒的硅藻泥才能分解甲醛的假象。这不仅使我们想到不久前网上大量曝光的硅藻泥这一新兴行业的种种造假丑闻与近些年发生的毒奶粉、毒胶囊、假药、地沟油、紫砂煲骗局、阿胶造假内幕等一系列事件同出一辙。例如,某牌子硅藻泥,成立不过短短几年时间,价格不过几十元,居然号称“中国第一品牌”,然而就是这个“第一品牌”的工人在施工过程竟然戴着防毒面具(有照片为证)!能够分解甲醛的硅藻泥竟然还要戴着防毒面具,再说什么好听的恐怕都没有用了!为了迷惑消费者,打击不需要添加任何化学添加剂光触媒的无胶硅藻泥,那些所谓砖家学者在电视里竟然称硅藻泥不能分解甲醛(的确如此,添加了无机胶凝物质、把孔堵死的“硅藻泥”确实不能分解甲醛!),只有添加了他们炮制的光触媒材料(像“某某1号”这样的化学添加剂)的硅藻泥才能分解甲醛,怎么看都像是在电视上兜售假材料的。究竟这种“某某1号”的成份是什么呢,在这之前商家还是神秘兮兮的,如今却被曝光(有照片为证),原来是已经老掉牙的且被国外淘汰的化学添加剂光触媒,居然还有宝石级的碧玺!被揭穿后居然还亮出了与河北某贸易公司采购碧玺的协议,而这个公司成立至今还不到两个月!甚至狡辩说用的宝石级碧玺是打磨宝石剩下的粉末,看来这个商家在编造这一系列谎言时严重低估了大众的智商。正所谓,一个谎言需要十个谎言加以掩盖来圆最初的这个谎言。当然市面上还有号称什么“第三代弱碱性硅藻泥”、“白碳黑硅藻泥”等等如此多的噱头,这些都反映出了当今社会一些无良商家为了利益驱使可以泯灭良知,将道德底线彻底抛弃。有了这种利益驱使,今天的剽窃抄袭(这些商家大多已被告上法庭),明天的制假售假也就不足为奇了,反正只要有利益,一切皆有可能。试想一下,这样一些没有社会责任感和丧失道德底线的企业怎么能够把老百姓的生命健康问题放在一定的位置上?(自称“中国第一品牌”的硅藻泥的施工人员施工现场戴口罩施工)
(“某某1号”添加剂的主要成分)
而近日的一篇名为《深度揭秘硅藻泥“某某1号”添加剂》的文章,在社会各界引起了轩然大波,同时也发人深省。作为一名有着多年从事硅藻泥研究和检验检测工作的科研工作者看来,“某某1号”成份的曝光着实让人深感震惊。因为以前早就听说过用塑料袋包装的白色粉末状物质叫“某某1号”,但是这些白色粉末到底是些什么东西没有人知道。因为商家总是神秘兮兮、神乎其神的将这些白色粉末倒进硅藻泥里搅拌,伴随着刺鼻的味道,施工人员不得不戴上防毒面具。就是这种被商家神话了的称之为“某某1号”的白色粉末添加到硅藻泥中才能分解甲醛的这种说辞更是让我觉得非常荒谬。如此说来不添加“某某1号”的硅藻泥都是假的喽?难道说历经十年已被数万家庭亲自验证过的不添加任何化学添加剂的纯天然无胶硅藻泥也是假的喽?难道无胶硅藻泥所持有的具有法律效力的企业标准和国家权威检测检验报告也是假的喽?相反的,恰恰为“某某1号”摇旗呐喊的那些自称砖家的人实际上是与这些商家有着切身利益关系的!例如,电视里出现的所谓硅藻泥砖家冀某某,此人为某“硅藻泥”协会副秘书长,专门以收取会费为生,拿人钱财替人消灾实属正常。电视里还有一个矿业大学的退休教授,此人实际上是被吉林某硅藻泥商家于2014年3月雇佣的一个技术总监。这些上电视的商家、砖家、教授实际上就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商家借砖家、教授之名,妄图提升自己产品的科技含量,而已退休的砖家、教授也可以赚点自己的零花钱。
撇开那些商家、砖家和教授对国家法律法规及监管部门的质疑不说,我们单从被这些商家、砖家和教授奉为硅藻泥神灵的“某某1号”的成份来仔细剖析。据曝光的“某某1号”成份中看,竟然有添加宝石级的碧玺,这是多么大胆的创意和想法啊,这种对消费者的欺骗又是多么的滑稽和可笑,而这看似滑稽而可笑的雕虫小技却被所谓的商业精英及砖家学者们以硅藻泥砖家为名忽悠到权威媒体为他们做广告。众所周知,宝石级碧玺资源极其稀缺,价格甚是昂贵,谎称将这种世间珍宝添加在硅藻泥中,不是噱头是什么!国外的消费者肯定不会相信,因为他们懂宝石。但是中国的消费者对宝石了解甚少,当然会有人相信。今天,我们暂且避开价格问题,仅从功能上来全面揭开“某某1号”的真面目。
首先,不论是宝石级碧玺或工业电气石(碧玺),添加在硅藻泥中完全没有任何的意义。添加多了更是不可能,因为价格明摆着。添加几毫克更加没有任何价值,不会起到一丝一毫的净化空气、消除甲醛或是其他功能,这只是纯粹的炒作行为。
其次,至于硅藻土复合纳米二氧化钛和硅藻土复合纳米氧化锌,根本就不存在这两种物质,纯粹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杜撰的名词。虽然商家为了证明不是杜撰而出具了一份科技成果鉴定评审报告,但是商家没想到就是这份无效报告将这个杜撰的东西暴露无疑。因为国家明确规定科技成果的评审必须依据国家各级科技部门,一些行业协会和民间组织搞的是非法的和无效的。他们拿出来的这些无效证书是用来忽悠消费者的,但是最终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这里着重分析一下“某某1号”里的纳米二氧化钛。经检测检验其实就是涂料中常见的钛白粉,这种材料没有任何消除甲醛的功能。对于没有功能的材料来说,它与世界上任何一种物质结合它也不会有功能。钛白粉主要是在涂料中起到增白和遮盖的作用,如果它能分解甲醛的话,岂不是添加此类材料的所有涂料、腻子粉、白水泥、石膏粉都能分解甲醛?!所以市场上到处充满了“以白水泥、腻子粉、石膏为主要原材料”的有胶硅藻泥不足为怪!
硅藻土复合纳米氧化锌消除甲醛、净化空气,这种说法更是离谱得很。先不说根本没有这种物质存在,就算有,它的属性也决定了它不适合添加在硅藻泥中。因为添加到硅藻泥中的氧化锌,一段时间后负面效果就全都反映出来了,不仅对人类身体造成危害,对孕妇来讲严重的会通过母体进入婴儿体内,造成婴儿畸形甚至死亡。
此前媒体已经不止一次的曝光出种种关于企业道德缺失的事件,从三鹿企业的毒奶粉到蒙牛伊利爆出性早熟成分,从霸王洗发水中致癌成分到九成香水检验出致癌因子,如此危言耸听的现象如今已在最绿色环保的硅藻泥行业滋生蔓延!更令人没有想到的是这些无良商家和砖家竟然借媒体的权威性大肆炒作。面对这种局面,我们在深恶痛绝的同时,也该回归理性,深深思考一下关于中国企业道德缺失问题。而为了自身的利益伤害他人的企业,说小了是图财害命,说大了简直是祸国殃民。无辜的百姓不仅是受害者,他们更要和这样的企业一起,迎接世界对“中国人”的异样审视。人们常说,三代培养一个贵族,一个企业的品牌更是需要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塑造。那些才成立几年的硅藻泥作坊,动不动就号称“中国第一品牌”,那些原本与硅藻泥无任何关系的人竟然号称“硅藻泥专家”,这些人到底有没有道德底线?!事关环境,事关健康,再小的事也是大事。希望这些商家和所谓的砖家及教授守住道德底线,不能拿消费者的健康和生命换取不义之财! 弱碱性硅藻泥”、“白碳黑硅藻泥”----
都是新名词啊----晕头;P 联国内的十环认证都不够格的硅藻泥----真没有什么可吹之处{:1_1:} 兰舍一号的专利技术可以到国家专利网查询,而且碧玺是不起到分解作用的,不要搞起到分解作用的是硅藻土复合纳米二氧化钛,也不是你们所说的什么钛白粉,这个在化妆品和药品中都有应用 兰舍一号的专利技术可以到国家专利网查询,兰舍现在拥有21项专利技术,目前占到硅藻泥行业中专利技术的一半以上,而且碧玺是不起到分解作用的,不要搞错,起到分解作用的是硅藻土复合纳米二氧化钛,也不是你们所说的什么钛白粉,纳米二氧化钛在化妆品和药品中都有应用,有兴趣可以自己百度,碧玺是采购宝石加工厂打磨宝石过程中的粉沫,宝石确实很贵,但是粉末没有那么贵,谁也不会去买一颗宝石在磨成粉末放进去,还有就是硅藻土复合纳米氧化锌,是要把纳米氧化锌附载到硅藻泥的微孔中,不是随便抓一把放进去,顺便告诉大家兰舍硅藻泥在2014年获得了“高新技术企业”称号哦,享受国家税收减免,还有一些人说纳米二氧化钛是日本淘汰的技术,告诉大家TOTO马桶2014的新款抑菌技术就是添加纳米二氧化钛的哦.(顺便帮TOTO也做了个广告:lol)欢迎大家随时来店咨询哦,戴口罩的事情我就不用解释了,很多业主去自己家工地的时候都戴,粉尘非常大,容易吸进肺中,我们的原则是施工工人自愿,不强制,但是建议业主朋友们在装修过程中都要准备几个啊 啧啧 好吧~~ 硅藻泥壁材在欧美以及日本这类发达国家利用率其实相当的高。只是在国内起步比较晚,2003年由大津公司从日本引进。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硅藻泥壁材也越来越多收到消费者的关注。随着硅藻泥行业标准颁布,硅藻泥市场重新洗牌,一些商家为了追求利润而最大化,大肆鼓吹一些莫须的噱头。”兰舍1号“既然能吸收分解那么为什么还需要硅藻泥这种载体呢?何必让消费者花如此高昂的费用购买硅藻泥呢?直接涂抹于乳胶漆表面岂不是来的更加经济实惠?亦或者直接涂于板材表面来的更加直接。那换种思路是不是只有添加了你“兰舍1号”的硅藻泥才能有吸附分解甲醛的作用。既然是专利技术那是不是可以认为其他硅藻泥都没有这样的功能?那国际认证跟行业标准制定了又有何意义?你不但推翻了国家工信部权威认证更推翻了欧标、F4星跟蓝天使的认证!硅藻泥本身就有吸附分解甲醛的功能,是目前在国际上都是认可的,硅藻泥本身多孔状的结构是活性炭的5000--6000倍的吸附力。通过分子碰撞的物理交换反应。大家可以看看现在好的乳胶漆,比如净味120、某某海藻泥墙面漆都会写上一项本产品含有一定量的硅藻成分!足以说明硅藻泥的吸附分解功能。大津公司在2009年就拿到了国家”高新技术“,是唯一一家工信部认证的硅藻泥的行业国标标准起草与制定单位,2010年大津所有产品均达到欧盟标准,日本F4星认证。(小知识:F4星认证是甲醛含量远低于啤酒的甲醛含量,可以无限面积使用于室内)其实作为消费者大家可以去百度下,所谓的''兰舍1号”光触媒到底是什么?TIO2其实这种物质最早是日本腾岛昭最先发现的,但已经四五十年过去了,如此注重环保的日本为什么没有大面积使用tio2这种物质?因为tio2本身没有毒但是达到了纳米几别后,因为实在太小了就直接通过肺进入人体血液,类似于PM2.5。PM2.5还只是微米,纳米是微米的千分之一。所以这也是兰舍工人为什么戴口罩的原因了,怕吸入肺部致癌。同样施工结束后纳米颗粒也会一直处于剥落状态。有些商家说tio2是可以添加到食品里的,首先这部分添加没有达到纳米几别,其次食品添加剂是通过消化系统排出的。在美国、加拿大、日本 tio2是名列禁止使用的致癌物质,而且能生产纳米几别的tio2全球也没有几家公司吧?难道你兰舍是其中一家?看来真的在玩弄消费者的智商。作为消费者而言,个人觉得单看硅藻泥的色彩柔和度、使用寿命、调湿性、保温隔热性足以比传统壁材有一定优势,况且现在家庭装修用的材料都很环保,甲醛含量都在标准范围内。只要购买的硅藻泥本身天然环保,没有甲醛就足够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