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17英里 于 2018-8-11 14:51 编辑
阳台
客卫
摒弃了这个喧嚣时代亮丽的视觉冲击
她以她独有的内涵和气质
引领了另一种格调的时尚
并且经得起时光的洗礼
留得住岁月的足迹
——THE END——
让人感动的“业主说”,来自文情满满的男业主:
四十好几的人,正儿八经的老同志了,聊天的时候,17老师语重心长的劝导:该讲点生活品质了啊。
言下之意就是,看你们年龄都这么大了,这辈子还能装几套房子撒,就别太抠预算了,下决心弄好一点吧。
刚好领导那会儿不知道受到什么触发,突然对美式家居莫名好感,于是基调先定了下来。
在我原有的稀薄印象里,对美式的一知半解基本来自美剧,《老友记》里那些五颜六色的木器漆,复古带自然疤节的原木葫芦腿的咖啡桌; 《欲望都市》里凯莉家小碎花的壁纸,蓝灰色的衣帽间; 《爱很复杂》里扁圆的垭口,古朴的吊灯,藤编的摇椅,《恋爱假期》里黑白冷峻的沙发,细直金属腿的茶几; 还有我非常喜欢的《纸牌屋》里那些水晶灯,壁炉,质感满满的床品窗帘。。。
问题在于,怎样将这些复杂又迥异的碎片化元素,组合糅杂成符合我们内心审美的美式样子呢?
我明确表达了不喜欢过于浓重的乡村味, 受不了做旧和斑驳,领导则坚持要用到拱型门,我更偏爱直线条,素色、意式科技和金属感,领导则更喜欢丰富的色彩,温暖的芬围和某些小别致。
这都特别容易理解,男人和女人对家装的喜好有着天然的矛盾和偏差,经验丰富的17老师在倾听我们各自的诉求后并没有顾此失彼, 确定最终方案的时候选择了现代美式这个方向,就是在保有传统美式基本元素之外,尽可能让整体布局和着色更贴近现代生活。
于是家有了现在呈现的样子,我们都喜欢的样子。
从图纸到软装结束历时二年有余,拖沓至今主要是我个人的原因,白羊的热情来得快去得也快,在硬装结束后陷入倦怠期长达半年之久,这也是很多人装修必经之路,回过头来想一想,我个人的体会是,能一气呵成就不要中断,宁可在紧锣密鼓的节奏里一路奔走忙碌到锅碗齐全,也不要在漫长的断续中感受原本的期待慢慢变得零零落落。
更多的还是想表达感谢,感谢所有在此过程中给予过帮助的人,配合良好的所有的乙方,所有的老板和师傅们,你们的专业和友好让这样一件无比复杂而痛苦的事情变得简单而快乐。
还要特别感谢网帆监理,网大是个本质纯净、带着书生气又有着执拗的工匠精神的人,跟踪和协调贯穿了整个装修过程的始末,为各个步骤顺利衔接保驾护航,特别是在装修末端帮助解决一些遗留问题时,细节方面的严丝合缝令人印象深刻。
设计师不仅仅是提供图纸和装扮新居,更大的价值在于对生活方式的引领和纠偏,17老师除了设计实用而美丽的家之外,还以她对生活的热爱和领悟感染并影响着我们,以她丰富的阅历拓宽了我们的视野,她在非洲大草原,在南美沙滩,在北欧村落,在阿拉伯城堡留下的足迹给了我们国家地理之外的不同的震撼感受。
因为装修终于有一天会结束,而生活却永远在路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