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德国除了北部的低洼地带为沼泽地外,到处都是茂密的森林。17世纪中期,德国因制盐、矿冶、玻璃、造船业等工业的发展,对木材的需求量猛增,开始大规模采伐森林。不论是君主林还是私有林、公有林都出现过伐,即便有严厉的森林条例也无法阻止这场破坏,最终导致了18世纪初的生态危机和木材危机。此后,林业工作者开始对过去的森林经营理念进行了反思和探索。1713年,德国人卡尔.冯.卡洛维茨(Carl von Carlowitz, 1645-1714)【注3】在著作《Silvicultura Oeconomi》中首先提出了森林可持续管理的概念:“﹍﹍努力组织营造和保持能被永续利用的森林,是一项必不可少的事业,没有它,国家不能维持国计民生,因为忽视了这项工作就会带来危害,使人类陷入贫困和匮乏。”此后,德国开始大规模的森林恢复运动,扭转了森林持续锐减的局面。